③拳两脚▼ 2015▼ 转摘 罗胖 罗辑思维

036.罗胖60秒文字版~1503

罗家有三宝:老罗彪悍,凤姐励志,罗胖死磕。
罗胖说的不定都对,但每早60秒死磕是刚刚地。

阿九整理自用,X权为「罗辑思维」所有。

url=`curl $1   | sed -rn 's/.*"(http.*mp3)".*/\1/p'`
upd=`echo $url | sed -rn 's@.*/([0-9/]{10})/.*@\1@p'`
day=`date -d "$upd 1 days" +%Y-%m-%d`
curl -o $day.mp3 $url

「关系」 2015-03-01

---微信语音60秒---
一个小孩和他妈抬杠,
老娘说:你得长本事啊,长大才能有竞争力啊。
小孩说:没本事就求人呗。
哎,你看这想法没出息哈!
不过,小孩说的这话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过去,我们总是重视人力资本,货币资本这些资本形态,
而在互联网时代呢,搞人际关系的方法越来越丰富了,
所以,社会关系网络带来的价值,
也就是学术界讲的社会资本,现在越来越受重视。
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本最大的两点不同啊!
第一是无法占,有它只存在于相互的关系之中。
第二是社会资本既不向人力资本那样增值很慢,也不想货币资本那样越用越少,
他可以快速增值,而且是越用越多。
在未来社会,没准儿刚才小孩说的那句话,反而是真理啦!
经营自己的本事还不如能经营社会关系,
自己会干还不如会求人。

---文章之罗胖曰---
很多人自诩——“看人很准”。
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道德上妄断他人。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反复寻找识人善恶的方法。
后来才发现——
与其断人“善”、“恶”, 不如识人“智”、“愚”。
一个笨蛋带来的祸害,远远超过一个恶棍。
恶棍有法躲开。而笨蛋则防不胜防。

「商业」 2015-03-02

---微信语音60秒---
商业世界之所以有趣,
就在于你明明知道发财的机会大把大把就在那儿,
但是当时你就是不知道怎么干。
事后一回想,看看人家发财的路子,才恍然大悟。
比如说,很多人都知道礼品经济是未来的一个大机会,
可是在中国当代,
礼品这个概念,还在被二十年前的脑白金霸占着,
脑白金的广告,始终是中国人最讨厌的恶俗广告之一。
很多人甚至也没见过脑白金的产品,
但是没办法呀!提到送礼的产品,
中国人第一个想起来的可能还是脑白金。
怎么样?这是个老弱病残的对手吧!
礼品经济的机会巨大吧,
可是有谁能有本事把脑白金给掀下来,
把自己的产品换上去呢,
这就是个明摆着的机会,但就是没有人能够做到,
但是从理论上讲这两年就一定会有人做的到了,
这就是商业世界的魅力所在啊!

---文章之罗胖曰---
在阅读选题中,我最爱看传记。
我闲聊话题中,我最爱讨论商业。
但是,人生也好,商业也罢,其实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所以,即使阅读和讨论得不亦乐乎,其实也得不到任何答案。
那为什么还乐此不疲?
因为仅仅是其中的丰富性、偶然性、戏剧性,就已经足够迷人。

「接吻」 2015-03-03

---微信语音60秒---
昨天,我到一个美国朋友家里做客,
他家客厅最显眼的地方,贴了一张纸条儿叫「家庭规则」。
什么要多拥抱呀,要多嘲笑自己呀,不使用不礼貌的词啊等等。
我就问男主人哈,你们家怎么搞的这么正式呢?
男主人说,很多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都有针对孩子的家规啊。
因为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有本质不同地,
虽然都是算是一家人,
但孩子是家庭的过客,是一个家庭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所以不能给孩子任何不好的东西,
和孩子的交流呢,就更加倾向于正式的交流,
而夫妻之间就要随便的多了,可以共享很多不好的东西。
说到这,男主人还开了一个玩笑,说,夫妻之间是要接吻嗒,
而每一次接吻呢,就要交换八千多万个细菌。
这种共享坏事情的关系,可绝对不能发生在和孩子之间。

---文章之罗胖曰---
在所有的高级哺乳类动物中,
为什么只有人类会接吻?
为什么只有人类会“正面性交”。
我最能接受的答案是——
为了让性变得有趣。
顺便的一个推论是——
在性的问题上无趣的人,
反人类、反进化、反文明。

「好」 2015-03-04

---微信语音60秒---
话说有一个朋友移民美国几年了,然后又回来了。
这种情况的一般无非是这么几个原因啊。
一个是文化不适应想家
二是嫌美国税务的负担重,
还有那是因为无聊,想做点儿事儿,
但是我这个朋友说还真都不是,
他觉得住在美国哪儿都好,
空气好,环境好,人际关系好,没有什么不好。
那我说你为啥还是回来呢?
他说我担心此生过得不值啊!
在美国每天的生活都一样,
很多年过去了,也没什么大事儿,
活几十年其实也就是一年,
而在中国呢,那么热闹,那么刺激,
每到年末回首的时候觉得一年是那么长,
所以别人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我都认,
但我觉得在这儿生活,一辈子可以当几辈子活。
一个字,值!
你看他这个角度很有意思啊!
天下没有什么东西,一定是好的呀!

---文章之罗胖曰---
“没有任何一样东西,仅仅因为名字就伟大。”
这句话其实是知性修行的法门。
人一生下来,靠的就是各种分类来识别世界。
而知性成长的过程,就是反过来,破除分类认知的过程。
比如——
1,孩子就天真无邪吗?
2,老人就值得尊敬吗?
3,祖国就一定伟大吗?
介入世界越深,就越会嫌弃那些“抽象”的工具。
思想越成熟,面对一个分类概念时就越觉得无话可说。

「坏」 2015-03-05

---微信语音60秒---
昨天啊,听到窦文涛讲的一个观点。
他说啊,很多人批判播音腔,就是新闻联播里人说话的那个腔调,
因为它不真实嘛,官样文章嘛,等等哈。
他说啊我倒是觉得播音腔挺好的。
当一个人在说着言不由衷的话的时候,
播音腔就提供了一个保护你人格自由的工具。
一旦你用这种口气说话,就等于是在告诉别人,
这个时候我不代表我自己说话啊,
我只是个肉喇叭啊,我是在传达别人让我说的话啊哈。
否则你想想看,要是没有播音腔的话,
一个人用自己真诚的语言说着自己也不相信的话的时候,那得多别扭啊。
窦文涛的这个观点,其实提示了一个我们看待社会事务的一个角度。
就是一个公认的坏东西,没准儿是为了遮掩另外一个更坏的东西,
它其实已经是让那个更坏的东西看起来稍稍好一点的改善性的方案了。

---文章之罗胖曰---
当年严复把密尔的《论自由》翻译成《群己权界论》。
真是妙哉啊。
自由的基石无非三条——
1,在群体的层面,讲究公共意志。
2,在个人的层面,讲究自由意志。
3,分清上述二者的区别。
落实到“歧视”这个问题上就是——
1,政府部门不能歧视任何公民。
2,自由企业的任何“歧视”都不应该反对。
3,分清上述二者的区别。

「日本」 2015-03-06

---微信语音60秒---
我一直都很费解,全世界各个文化当中都有很脏很脏的骂人话,
而且通常都和性相关,比如中国那句著名的国骂哈。
但是日语当中呢骂人话就很少,
而且没有任何一句和性相关,更不要说侮辱对方的家人。
那就奇怪啊,总不能说日本文化就要文明一些吧?
唉,昨天有个朋友给了个解释,我觉得有意思。
他说,日本人表示不友善的方式和汉语是相反呐。
用汉语骂人就是往狠了说,越下流就越解气。
而日本人呢如果对你有敌意的话他就会用敬语来表达疏远,
啊日本的敬语体系很发达。
于是他们对你不爽的时候就会用很多很重的敬语,
越不爽加的敬语就越复杂也就越疏远。
比如汉语说滚,日语就会说对不起能不能麻烦您离开这个房间呀。
你看疏远对日本这个集体主义文化就是真正的惩罚。

---文章之罗胖曰---
中国和日本,貌似都是东亚的集体主义文化。
但是有人这么分析它们二者的差异——
1,日本人是纵向集体主义,主要认同于国家或类国家组织。
2,中国人是横向集体主义,主要认同于血缘或亚血缘关系。
3,日本人因为恐惧“外面”,而寻求集体的庇护。
4,中国人因为恐惧“上面”,而寻求集体的庇护。

「集体」 2015-03-07

---微信语音60秒---
昨天我说到日语当中没有脏字眼儿,
结果就有朋友好意劝我,说你可别再夸日本啦,
危险哈,多少中国人烦日本这个词儿。
我说多谢好意提醒,可是你恰恰没听懂我昨天的意思。
首先,我没有夸日本的意思啊。为啥日本人招中国人烦呢?
就是因为历史上的恩怨加现实中的文化排斥嘛。
他们过强的民族集体认同感,既是他们在语言上干净的原因,
也是他们在历史上铸成大错的原因。
那其次呢,如果那些一听日本俩字儿就暴跳如雷的中国人,
他本来就属于心灵幼稚的人嘛。
要么就是没长大,要么就是再也长不大了。
他们怎么想也确实没那么重要,
啊,因为一个抽象的集体而反对具体的个人,
这既是人类生存竞争的基本手段,
也是众多历史悲剧的根源,更是个人心智成长的障碍。

---文章之罗胖曰---
1,容易被某个“集体名词”煽动,是人类的弱点。
2,我尽量不允许自己出现这个弱点。
3,一旦被某个“集体名词”煽动出了感情乃至行动,我事后必感到羞耻。
这事无关乎道德高下。
熄灭“分别心”,只不过是一种修行。

「相反」 2015-03-08

---微信语音60秒---
最近我读了一本在创业街很热的书,叫《从零到一》。
这本书最独特的一点啊,就是给出一种很新的商业价值观。
过去我们谈商业,总觉得是要匍匐在市场的力量之下崇尚竞争,
崇尚技巧一点一点巩固自己的地盘儿。
但是《从零到一》这本书讲的是另一种商业的境界,
就是你自己一开始就洞察世界的一个秘密,
然后把他创造性地变成一门儿生意,于是招集伙伴,
用独一无二的方式解决世界的一个问题,
从而在某个领域形成垄断性的优势。
一开始就别想什么竞争哈,就是奔着垄断去,
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创造一个全新的事物。
仔细想想,像谷歌呀、苹果呀,
这些顶级的成功公司还真有这样的气质,好霸气哈。
这个世界之所以不会被某种力量彻底垄断,
就是因为不断会出现这种局部性的垄断。

---文章之罗胖曰---
我总觉得,“创业”的反义词不是“上班”。
而是“阴谋论”。
相信阴谋论的人——
相信911是布什总统的自导自演;
相信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世界;
相信共济会、骷髅会的隐秘存在。
总之,相信牛逼者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创业者拥有完全相反的世界观——
1,老大们也许强大,但是总有漏洞。
2,世界也许美好,但是总未完善。
3,牛逼者也许存在,但没准就是鄙人。

「出名」 2015-03-09

---微信语音60秒---
有个老同事对我讲哈,
你这过完年了,怎么也不对罗辑思维的内容改改版呢?
干你这一行生命线就是要出名啊,出名就得折腾啊,
你这每周一个视频每天60秒语音的搞法儿,怎么也得换换样儿了吧。
唉,我说这事儿,我可是从一开始就想清楚了哈,
绝对不能换样儿。我承认啊,干我这一行名气很重要。
可是出名的方式其实有两种,
一种呢是靠空间位置出名,在空间中不断调整位置,
和最容易出名的东西站在一起,这种方法呢比较快。
还有一种呢,是靠时间耐力出名,
就是说专干一件事情,和同行比耐力。
把别人都耗走了,都耗没电了,而你还硕果仅存,
唉还在这里,恭喜你,随时就准备出名吧。
这后一种出名的方法,
其实更适合我这样的勤奋有余聪明不足,
对高度有期待对速度没要求的人。

---文章之罗胖曰---
近年在西方美术学院里,理论课的比例越来越高。
一个合格的毕业生,既得是一个好画家,也得是一个好的艺评人。
这个趋势的背景是——
创作不是唯一重要的事了。
更重要的是怎么描述你的创作。
于是,有人讥讽当代艺术家,“说的一口好画”。
一门手艺,总是想告诉大家——
“我们这一行,活儿很重要。传播不重要。”
而事实常常相反。

「好玩」 2015-03-10

---微信语音60秒---
画家陈丹青有一个观点:一个人想搞画画儿,素描其实没啥用。
这个观点很颠覆哈,一般都认为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啊,
上美术学院嘛,肯定要考素描啊,就像学理工科一定要学数学一样。
而陈丹青自己的素描功底就很好,那他为啥要这么说呢?
他的理由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呢,素描是用来把握现实物体的结构关系的,
而现在遍地都是相机啊,所以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如果非要强调素描的能力,
就把很多在色彩和线条上非常有感觉的人排斥在艺术之外了。
那第二呢,现在之所以那么强调素描,
实际上是因为很多美术学院的老师就会这个,
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不是艺术的真正要求。
这话对错咱们暂且不论,而但是能够跳出一切行业的框框,
从逻辑的底层出发,从现实着眼,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很有意思。

---文章之罗胖曰---
好玩,是一种专注于当下的状态。
它可以涉及是非、美丑、善恶、好歹。
但是本质上,它和这些东东都无关。
好玩,本身即可独立存在。
“好玩”的状态,如同佛法——
“不可说,一说便错。”

「知识」 2015-03-11

---微信语音60秒---
昨天我们说到,陈丹青先生说啊,
美术界之所以如此注重素描,是应试教育的一个结果,
这一点说得很深哈。比如说,学英语吧,
如果你真的在美国生活,你就会知道,
英语最重要的不是语法呀,而是单词量啊。
你只要知道这个东西怎么说,
语法对不对其实完全没关系,不阻碍交流的呀。
可是为什么当英语成了应试教育的一门课程的时候,
语法反而显得就比单词量要重要了唻?这是因为呀,
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中心的嘛,考试就必须分出三六九等啊,
就必须要能够在一定的知识负担下把学生的成绩拉开差距啊。
这个时候,像知识里的数学啊,英语里的语法呀,美术里的素描啊,
就能够派的上用场了。
它们就是能够起到这个把成绩拉开差距的作用啊。
教育是为了知识的应用,
而应试教育则会把知识的应用扭曲为知识的军备竞赛啊。

---文章之罗胖曰---
在西方社会,上帝走了之后——
替代为“精英—大众”的社会结构。
在中国社会,皇上走了之后——
替代为“领导—群众”的社会结构。
无节制的权力仍然健在。
所以,很多微观的不合理现象只是替罪羊。
或者是一个对权力的“制衡器”。
比如应试教育中的英语。
假设一下,英语考试取消了,艺术招生就得救了?
条子会来,人情会来,权力会来。
那时候,反而会有人怀念那——
六亲不认的英语。

「厚道」 2015-03-12

---微信语音60秒---
话说1936年的一月份,地质学家丁文江因为煤气中毒去世,
只有49岁,整个知识界为之震动。
丁文江这个人呐,学问做得好事情也做得好,
但是有一点,就是把钱看的比较重。
比如说他和朋友们打麻将,一拿到好牌,手心就会出汗,
所以朋友们就取笑他,说摸他手心就可以知道他的牌。
丁文江去世之后他的朋友,也是牌友哈胡适就说,
很多人嘲笑丁文江看重钱,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
他留学回来之后要负担整个大家族子弟的求学经费。
每年要花三千块钱,超过他收入的一半儿。
但他从无怨言,也从不欠债,所以自然就会把钱看得比较重。
这个事儿给我两个提醒哈,
第一呢,做人要学胡适,看人的角度要厚道。
第二呢,用钱不能学丁文江,再穷也不能放在脸上,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厚道。

---文章之罗胖曰---
如何不当一个被人忽悠的傻叉?
受教于胡适先生,加上我自己的理解,有这么几条——
1,论事,尽可能要个依据。
2,论人,尽可能厚道。
3,论理,绕开大词儿走。
4,在步骤上,不求终极真理。
5,在情绪上,永远避免亢奋。
有了以上几条,就算被忽悠,改起来也快一些。

「辩护」 2015-03-13

---微信语音60秒---
我们大家在谈论权力的时候,
总是喜欢从权力的拥有着出发,
因为他们大权在握嘛。但是我倒是觉得,
从权力的周边力量着眼其实是一个更好的角度。
比如说吧,慈禧太后是不是杀了光绪皇帝唻?
为慈禧辩护的人总是说虎毒不食子啊。
比如说,辜鸿铭就反复说,
普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可以为慈禧太后作证。
但是我倒是倾向于认为就是慈禧干的。
理由就是,权力拥有者其实是被权力的周边力量绑架的。
第一,如果慈禧不弄死光绪,他死之后,他周边所有的人都要遭殃。
他所有的反对派都会聚集在光绪周围,
对他留下的班底进行清算,这是不得已啊。
第二呢,其实不需要慈禧真的动手嘛,
他周边的人出于恐惧就会干,只需要她的默许就可以啦。
所以,慈禧杀光绪,不是人性的恶,其实是政治格局的必然呐。

---文章之罗胖曰---
读历史,就是要读到“不得已”三个字。
任何事件,都是平凡人性在各自境遇中的展开。
慈禧——
能力上,不可能不是精英;
私德上,不可能不是一个自利者;
态度上,不可能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
见识上,不可能不是一个农耕时代的东北大姨。
人格上,不可能不是上述所有的杂糅。
隔代论史,评判无聊,翻案无益。
读到“不得已”处,掩卷长叹才过瘾。

「怪物」 2015-03-14

---微信语音60秒---
昨天看到一段话,说有一个姑娘问一个学者,
你们搞学术的为什么都睡得那么晚呢?
难道只有晚上才有灵感吗?
学者说:不是的,姑娘。
我们搞学术的靠的不是灵感,
靠的是碌碌无为一整天在夜晚引发的愧疚心呐。
这话当然是自嘲啦,但其实说的有道理呀。
扪心自问哈,我们干好事儿的动力往往是来自于坏念头。
好好学习没准儿是为了要压某个人一头,
好好锻炼没准儿是为了追姑娘。
做一件好事儿没准是为了弥补刚刚干过的一件坏事儿。
现在到处都在讲正能量,我倒是相信啊,
所谓的正能量,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东西啊,
他其实是人和自己内心中的大怪物,
和人性中的那些负面因素反复对话、搏斗、共舞的一个结果。
正好最近读到了冯唐的一篇文章,写给自己身体里的大毛怪,啊。

---文章之罗胖曰---
1,牛人不是“正能量”打造的金刚钻。
2,牛人是和自身“负能量”的精彩舞蹈。
3,唯“调戏之”的态度能驾驭负能量。

「牛人」 2015-03-15

---微信语音60秒---
昨天听朋友说起一段公案,
明代有一个画家叫董其昌,他开创了文人画的一个时代。
可是呢现在的研究者们发现,
他公认的最好几幅作品其实都不是他自个儿画的,而是他学生画的。
这个也可以理解哈。董其昌官做到南京礼部尚书,平时工作忙嘛。
要是比作画的技法和他那些专业画画儿的学生肯定是没法儿比呀。
所以有时候啊,急着要拿一幅画儿送人,
一看学生画的不错,签上名就送出去啦。
那能不能说董其昌名不符实呢?
这位朋友讲哈,唉,还真就不能这么说,因为他是开创一代风气的人呐。
在他开创的这个方向上,学生们即使在技法上超过了他,
在的历史上的地位还是不如他。
就像苹果公司,开创了把手机尽可能做薄这个方向,
那其他手机即使做得比苹果还薄,哎,你也还是不如它。

---文章之罗胖曰---
我们公司CEO脱不花说,
一个人的成败,从小时候的学习表现,到长大后的职场表现,
基本上取决于同一个因素——
能不能长期地高度集中注意力。
我一观察,果然如此。
一件事情,集中注意力,长期反复干,不牛也难。

「聪明」 2015-03-16

---微信语音60秒---
前两天我参加领教工坊的活动,有人问雕爷,
怎么才能留住关键岗位上的员工呢?
啊,雕爷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他公司的设计师,
在行业内公认水平比较高,但是从来没有被挖走过。
那为啥呢?核心是两点:
第一呢,是小幅度但是高频率的加薪。
不是按年啊,而至按月的小幅度加薪。
外面挖人嘛,无非靠的就是加薪嘛。
那被挖的人一算,在这儿只要好好干,
过段时间也会加到这个水平,那就一动不如一静啦,
这叫给盼头。
那第二呢,就是给宽松。
雕爷说用关键岗位上的能人最重要的心法就是不能往死里用啊。
最多要求他一半儿时间在工作,要给他能够涵养心智的时间。
外面高薪挖的人嘛,一定是往死里用啊,多出钱了嘛。
那被挖的人也知道,这样一来,
过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就会被使废了,自然就不会走。

---文章之罗胖曰---
所谓“聪明”就是有“通”的能力——
把一般人概念中互相阻绝的东西,重新打通。
是谓“通人”。
比如按照谢熊猫君上文的标准,这样的聪明人,就做到了——
1,打通知识;
2,打通逻辑;
3,打通有知和未知;
4,打通复杂和简单;
5,打通同意和反对;
6,打通自我和他人。

「变化」 2015-03-17

---微信语音60秒---
还是昨天说的领教工坊的那次私董会,
一帮经营企业的人聚会嘛,开头就互相打听,
最近都有点儿什么新鲜事儿啊。
有一位就说了,今年有一件事儿挺奇怪,
往年啊,过年后工人的返回率都不高,最多80%。
但是今年还没过大年十五,居然回来了95%,
啊奇怪。话音刚落,在场所有人都说,
今年确实是这样,很明显,工人的工作不好找。
一位餐饮业的企业家就说,今年他这儿也是这样,
有趣的是,今年服务业的用工成本比制造业还要低,
也就是餐馆服务员的工资低于工厂的工人。
那为啥呢?服务员们的答案是这样的:
在城里呆着,见得人更多,
有更多的社交,未来的机会会更多。
所以即使工资高,也不愿意去工厂。
2015年的中国,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和人的心态都在发生剧烈变化。

---文章之罗胖曰---
一位电影界的大拿告诉我——
一个好导演,往往都是好大厨。
为啥呢?
因为需要的都是把一堆乱七八糟的材料摆布好的能力。
工业时代需要好节点。
互联网时代需要好连接。
学好数理化,不错。
学好做一顿饭,也不错。

「真相」 2015-03-18

---微信语音60秒---
年前的时候啊,我们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的策划人,
李子暘,在德迈国际的赞助下去南极玩儿了一趟。
前两天我见到李子暘,他跟我讲啊,
现在都说中国游客在海外表现的素质差,其实不一定。
他们这次去南极是包了一艘法国邮轮,那位法国船长就说啊,
他们最怕的是法国客人,因为没有语言障碍啊,
上船的人提的意见和要求的服务就特别多,挺烦人的。
其次呢,他们最烦美国客人。
因为美国人动不动就拿他们和美国比,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哎,只有中国客人是最受欢迎的。
因为语言不通嘛。加上中国人有爱国心呐,怕给祖国丢脸呀,
又有素质又不惹麻烦,挺好,
哈。细想也是,素质这东西啊,
说起来高大上,其实本质不就是怕丢脸嘛。
可见,像什么中国人素质差之类的,
只要是笼统的说法儿,其实都不可靠。

---文章之罗胖曰---
“全球变暖”是一桩生意。
最近似的生意是“卖钻石”。
首先,制造一个未必存在的焦虑——
人类毁灭;或是爱情破产。
其次,给出一个未必可行的方案——
“全球减炭”;或是“一颗永流传”。
自古以来,从焦虑而起的生意,骗局最多。

「正确」 2015-03-19

---微信语音60秒---
接着昨天的话题哈,和李子暘聊旅游的事儿。
他年轻的时候啊去过一次吐鲁番,看见那红色的火焰山呐,
哎呀雄伟壮阔啊,从此在朋友面前赞叹不绝。
结果有一次呢一个朋友就跟他抬杠,
说火焰山有什么了不起啊,
全宇宙到处都是这个景色,所有的行星上都是,
昂。如果从宇宙的角度上来看,
真正稀罕的景色是城市啊。这玩意儿只有地球上有啊。
像北京这样的城市,连绝大部分地球人也没见过呀。
唉,这当然是瞎抬杠了,
不过这个例子最好地解释了什么叫视野不同观点就不同。
千百万年来,我们都是从自身出发,形成观点,这没啥错啊。
不过当人类跨越现代化的门槛之后,越来越形成一个整体。
跳出自身,形成更高的视野和全新的观点就很重要啦,
虽然这种观点常常显得不那么正确。

---文章之罗胖曰---
本文观点,仅仅适于写文章,不适于口头对话。
不然,会遇到以下反驳——
1.你为什么不让你妈你妹去当鸡?
2.你是不是很喜欢嫖?
3.你那么喜欢嫖,你家里人知道吗?
辩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因为观点差异,而是视野悬殊。
所以,《老子》才说——
“信言不美,善者不辩” 。

「笔法」 2015-03-20

---微信语音60秒---
我们罗辑思维这个公众号里正在卖一本书,叫《光荣与梦想》。
这是一个独家销售版本哈,除了这儿哪儿也买不到。
我曾经说啊,我们这个书店有这么个独家版本的书才算是有了镇店之宝啊。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我自己受这本书的影响特别大。
这个影响其实还不只是知识上的,而是笔法上的。
学文科的人嘛,都希望自己能写得一笔好文章。
可是什么是好文章啊?有人觉得是好思想有人说是好句子,
而我理解其实都不是,是好笔法。
啥是笔法呢?我理解,就是用细节拼出一个宏观整体的能力。
能够在笔法上称得上大宗师级的人物啊,
我心目中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茨威格,
一个就是《光荣与梦想》的作者曼彻斯特。
所以我常说啊,一个想写好文章的人,
尤其是学生一定要精度一遍《光荣与梦想》这本书,啊。

---文章之罗胖曰---
古今中外的好“笔法”都是一样的——
1.细节有趣味;
2.寥寥几个细节就可以呈现整体。
举个中国的例子吧,张岱写西湖雪景——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仅此一段,明式小品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已确立。
读《光荣与梦想》这样的书的好处就是——
它既是长河巨浪,
又涓滴可饮。

「想法」 2015-03-21

---微信语音60秒---
有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帮他做一个重要的抉择。
我说你应该选择第一个方案啊,
他说这不行,然后1234的跟我分析。
我说那你就选择剩下那个方案呗。
他说对啊,我也觉得好。
那我说,你跟我商量个屁呀,你不都想清楚了嘛。
他说,我就是找个人说说,让自己清理一下思路。
昂,我说好吧。
确实哈,有这样一个实验,找两拨人看同一部动画片儿。
咬着筷子看动画片的人就是比含着筷子看动画片儿的人觉得这部片子好笑。
咬着筷子嘛,就是强制自己笑嘛,而含着筷子就是强制不能笑嘛。
这说明啥呀,说明不仅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反过来也在决定思想啊。
这给我们的提醒就是:要勤于表达,因为它会促成我的想法儿。
但是又要谨慎表达,因为它会影响我们的想法儿。

---文章之罗胖曰---
思维的实质是什么?
不是信息,是神经之间的关系。
人的实质是什么?
不是肉身,是社会关系。
企业的实质是什么?
不是资产和组织,是和周边资源的关系。
从“关系”,而非“存在”的角度看世界,别有一番风景。

「宿命」 2015-03-22

---微信语音60秒---
最近我看完了散文家周晓枫出的一本传记书,
叫《宿命》,是写张艺谋的。
其中最打动我的是一个细节啊:
有一次周晓枫就问张艺谋,说你为啥不像有些大导演那样,
憋个七八年,才出一部电影呢,这样片子的票房高还能自重身价呀。
人张艺谋说哈:“其实我不是那种才华横溢的导演,
对我来讲拍电影就是个手艺呀,既然是手艺,手就不能生,
所以我就得苦着自个儿不停地拍。”
周晓枫还曾经跟我讲过他观察的巩俐。
巩俐今年50了,但是还是浑身洋溢着一种少女般的气息,那凭的是啥呢?
不是锻炼和保养。近距离接触巩俐的人都能感受的到,
巩俐身上有股子新气儿,她每时每刻都在提醒自个儿我可不能老。
唉,这样她也就真的很难老去啊。
每时每刻都苦着自个儿,也许就真的是牛人的宿命。

---文章之罗胖曰---
聪明人花笨力气,这不是什么励志格言。
这是聪明人算计过的。
以“聪明”为竞争工具,门槛再高也有限,难免山外有山。
而“笨力气”这件竞争工具,实质不是“力气”,而是“时间”。
他花过,你没花过,于是就有了一道看不见的鸿沟。
你看不见,但它深不见底。

「造物家」 2015-03-23

---微信语音60秒---
上周我们搞了一个叫造物家下午茶的活动,
以后每周五下午,我们都会邀请一些造物家来北京郎园坐坐喝茶聊天儿。
那造物家这个词儿呢,其实是我们生造出来的哈,
它是指那些用专业主义和死磕精神造货或者服务的人。
那喝茶嘛也没啥特定目的,就是互相学习,没准儿就能碰撞出精彩的合作。
我自己是打心眼儿里想认识一批造物家,
未来商业价值的源头就在他们身上。
在互联网社会里,技术所扮演的角色是线,人和物扮演的角色是点。
过去20年是线的时代,用全新的连接来创造商业奇迹。
而马上要到来的则是一个点的时代,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好货,
谁就能借助互联网达到过去的造物家不敢想象的成就。
造物家的春天就在眼前,这是我们的一个重要判断。

---文章之罗胖曰---
鲁克才先生曾经记录了这款“焖葱”的做法——
“海米适量用水(或加酒)发好。
加酱油、姜末、盐、味精、料酒适量调成汁,
取肥硕的大葱白切段,下温油中炸软,捞出码好,
与调味汁下炒锅中烧一下,使之入味即可。”
做法上,似乎没啥了不起。
但是经过了“造物家”之手,即可成为绝品。
所谓“造物”,就是万物灵长为万物赋灵的过程。
所谓“造物家”,就是借万物之灵来呈现自我的人。
每周五下午,北京郎园,我们烹茶扫榻,专候。

「冲突」 2015-03-24

---微信语音60秒---
最近我看到一个材料,说,
牛顿其实并不觉得自己是在搞什么创新,
他觉得自己干的活儿其实是复古啊,
是在找回被遗忘的古希腊的知识。
要不是有这个信念撑着,有很多事儿他还真就未必敢干。
就拿做科学实验来说吧,今天我们觉得很正常哈,
但是在牛顿那会儿,这其实是一种很另类的行为呀。
你搞实验,意味着你不相信长辈、亲人、朋友、国王的话,
你只相信实验嘛,那这个人际关系的压力其实很大。
就算是到了今天哈,我们很多朋友劝说父母,
不要相信那些乱七八糟的保健品,
还能够切身地感受到这种冲突啊。
你不相信那些保健品事小,
但你同时意味着你不相信长辈的经验,
不信有的人所谓的“中华传统文化”,
不信上了电视的医院的王主任和隔壁的赵大爷,
你想造反呐啊你,哈哈。
其实所谓的观念冲突绝大部分情况下,
就是人际关系的冲突。

---文章之罗胖曰---
在绝大多数文明里,人们都曾经相信这么一套观念——
1,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后面会越来越糟糕。
2,所有该知道的,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重要的。
3,听圣人的话,看圣人的书,就是学习的全部使命。
与此相对照,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进步”,反倒是一个很晚近、很另类的观念。
我们的全部生活,其实都寄寓在人类观念之树的一根偶然发芽的枝杈里。
想见此理,足以额手称庆。

「钱」 2015-03-25

---微信语音60秒---
我们平时闲聊哈,判断一个创业者是不是有前途,
大家主要是从商业模式和机会窗口这两个因素着眼的。
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很重要,那就是创业者本人是不是见过大钱。
阿这不是说有钱人就聪明,或者有钱就是有资源哈。
见过大钱的人往往具备一种能力啊,
他们从市场的宏观特征和未来演变的趋势上想问题。
他们创业的本质是对未来市场做一个判断,
然后倒过来,拆解成当下应该做的一个个具体的步骤。
说白了,就是从未来入手做现在。
而没有见过大钱的创业者呢就只能从现在入手搏未来,
那前者成功概率显然要高嘛。
你可能会问哈,那没见过大钱的人是不是就别创业了?
当然不是啦。请注意我说的是见大钱,不是有大钱。
和见过大钱的人聊天儿、听他们演讲、
看他们的文章本身就是见的一种方式啊。

---文章之罗胖曰---
我上研究生的时候,同宿舍的几个穷鬼也算过这笔账。
当时的结论是,有房,500万现金。足矣。
20年后,现在一问,都反悔了。
跟冯唐唱个反调。多少算够,其实取决于——
1,你的不安全感到底有多大。
2,你的环境给了你多少妄想。
3,你的那些冤家们过得咋样。

「嘲讽」 2015-03-26

---微信语音60秒---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研讨会,
会上呢专家学者们紧锁眉头谈论一个问题,说互联网让舆论生态恶化了。
你想啊,在传统社会人群相对隔绝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真实的社交圈子,
但是圈子都不大,所以多多少少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可是互联网呢,把社交圈子扩大了无数倍,
这样大V们就拥有了巨大的话语权,所以舆论生态更加不平等。
从理论上说呢这个观察有道理的哈,但是结论我不能同意,为啥呢?
因为互联网还培植出了一个新东西啊,就是嘲讽的权利啊。
大V们固然影响力很大,
但是只要他们有一丁点儿的虚张声势、自我拔高,马上就会遭到嘲讽。
就像一个气球嘛,你吹得再大,一根针就能要了你的命了。
而嘲讽权这个东西啊成本很低,每个人都有,
所以互联网舆论生态反而是更平等的。

---文章之罗胖曰---
互联网时代,注定是一个“嘲讽权”发达的时代。
一切虚张声势、过度拔高,都是以小圈子为前提的。
互联网戳破小圈子,让“降维攻击”的嘲讽成为可能。
自我构建的崇高感和意义感都会沦为蛙类——
形小、身大、靠鼓气恫吓他人。
顺便说一句——
文中说的害死王国维的人,不是罗振宇。
那老头叫罗振玉。

「拍卖」 2015-03-27

---微信语音60秒---
去年这个时候车享网创办,和我们罗辑思维会员合作搞了一个活动。
现在回头一看,大家都惊讶于这一年商业环境变化的速度。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移动互联网了,
上网环境一旦从电脑变到了手机,那人和人、人和物、人和钱的关系都在变啊。
但有趣的事是啊,没人知道它往哪个方向变,连马化腾马云也未必知道。
你看这就是创业者的机会所在,也是他们的焦虑所在哈。
所以过去一年我们罗辑思维所有的商业实验都指向这个方向。
那这次借车享网创办一周年嘛,我们让老朋友再出一把血,
拿出一辆车来玩儿“倒价拍卖”,就是价格越拍越低,
总有人会占到一个便宜啦。
那这个游戏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人心越齐价格越低,
而我们的关注点则在于,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能不能达成一档十几万元量级的真实成交。

---文章之罗胖曰---
荷兰人是发明制度的高手。
我们经常玩的那个“倒价拍”的游戏也是荷兰人发明的。
既然是倒价拍,缺点很明显嘛—
—竞价气氛不活跃,又称“无声拍卖”,显然不利于卖出方。
那为什么又会有这种拍卖呢?
原来,它起源于荷兰的鲜花交易市场。
这种拍卖方式,虽然牺牲了一点价格,但是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
确保了鲜花的娇嫩和交易的总量,商人还是划算。

「开放」 2015-03-28

---微信语音60秒---
话说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是个富二代。
年轻的时候为了搞哲学嘛,就想找一个不受打扰的地方安静思考。
于是他去了挪威的一个小木屋里,一个人呆了一年多,当安静的美男子。
结果呢,收获不大。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迫不及待地想上战场。
仗没打多少就被俘虏啦。在战俘营那种最混乱、最折磨的环境中,
他倒是灵感大爆发,完成了《逻辑哲学论》这本书。
这书在哲学界的地位很高哈,被一些人认为是把哲学问题彻底解决的书。
你看,在最封闭的状态下想不通的问题,反倒是在乱糟糟的战俘营里想通了。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发是:
你要是想搞一个创新的工作,抱定任何原则封闭地搞没准儿效果最差。
创新往往是在一个开放的格局下四处乱撞的偶然结果。
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开放嘛。

---文章之罗胖曰---
我曾经在一个美国人家的后院里看到一根晾衣绳。
美国人得意洋洋地说,这是一根随时可以摘下来的晾衣绳。
然后就演示给我看。
我说,这不是你家的后院吗?为什么要摘下来。
美国人一脸严肃的说,
“我们这里的社区不让在院子里晾衣服。家里一来人,我就摘下来。你是朋友,我才不摘。”
所以——
1,美国人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守规矩。
2,美国的规矩不是我们想的那样自由。
3,美国的规矩也处于持续的变动之中。

「交流」 2015-03-29

---微信语音60秒---
昨天我在中欧创业营上课,班上有很多大牛的创业者哈。
李善友教授一开始就说,我把你们这些人聚在一起就已经完成了98%的任务啦。
这当然是谦虚的说法儿,但是也真有道理。
创业之之间的非正式交流其实也是价值产生的方式之一。
在中国的创业者名单当中,
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个由阿里啊腾讯呐等等大公司前员工构成的流派。
他们曾经在一起共事有私人情感,创业的成功率就是高啊。
有人可能会说,我看大牛的文章不是也可以向他们学习吗?
干嘛非得在一起啊当同事当同学啊。
对的。但是请注意我刚才用的那个词儿哈:
非正式交流。一起吃饭一起闲聊甚至是一起上厕所,
那种只言片语的交流所产生的价值是所有非正式交流无法替代的。
和比自己牛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文章之罗胖曰---
李善友教授经常讲的一句话是——
“你不是被对手打败,你是被时代打败。”
被时代打败,原因只有一个——
你不再是这个新时代的人了。
我不爱拍照、留影。
有人劝我,你老了的时候看看,怀旧,多有意思啊。
我说——
我这一生的目标是,没有时间怀旧。
我争取在闭眼前的最后一刻还在想,
“有什么更新的、更好玩的?”

「自我」 2015-03-30

---微信语音60秒---
前天我提到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有一件事情让我很有感触,
晚年的维特根斯坦得了前列腺癌,但是他拒绝进医院治疗,
只是住进了一位好友医生叫彼万的家里,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有一天早上,维特根斯坦不舒服,医生冷静的告诉他:
时候到了,他该离开人世了。
维特根斯坦对医生说了最后一句话:好,告诉他们,我有美好的一生!
你仔细琢磨这句话,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我有美好的一生。
而在于告诉他们,告诉谁啊?谁是他们?我觉得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
这就是一个哲学家最后的礼物,他能领悟到美好,领悟到自我,
领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其他人的连接和格局,
而我们普通人呢,要么领悟不到美好,要么领悟不到自我,
要么领悟不到自我和他人的格局。

---文章之罗胖曰---
政治和商业,所有超越个体的事,都需要一个基础能力——
为他人重新定义一个“我们”。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是劳苦大众。
我们是某品牌的用户群。
等等。
这些概念都不是天生的。
和“国家”一样,它们都是“想象的共同体”。

「正确」 2015-03-31

---微信语音60秒---

昨天在中欧创业营的课堂上听说,现在美国硅谷的创业者那里流行一句话叫failfast。
意思就是说如果创业方向错了,那就趁早赶紧承认失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这话在理论是没错,不过问题来了,我还没尽到努力呢,咋就知道失败了呢。
这确实很难判断,不过我觉得对于大企业来讲,确实这样。因为用职业经理人做事吗,
一个尝试失败了,到底是用人不对,还是资源投入不够,确实不好判断,
可是,对一个创业者来说,判断就容易的多。因为创业者做事,通常是用尽全力的。
古话说,狮子博象用全力,狮子搏兔也用全力,
就说狮子不论是和大象还是和兔子打架,都是用尽全力的。
方向对不对?自然心里有数。大企业更多关注是否正确,小创业者更多关注是否有效,
这也算是创业者的一个优势吧。

---文章之罗胖曰---
这篇算是名文。
羽戈先生曾经说——
“辩证法、二元思维、语境论与相对主义,
正是潜伏在我们思维深处的四大木马病毒。”
这四样神器的共性有二——
1,不是从个体处境出发,而是试图跳到上帝的视角看问题。
2,不是从解决问题出发,而是试图蛮不讲理和稀泥得结论。
《036.罗胖60秒文字版~1503》 罗家有三宝:老罗彪悍,凤姐励志,罗胖死磕。罗胖说的不定都对,但每早60秒死磕是刚刚地。
题图:2015-03-31 《辩证法和放屁》。辩证法、二元思维、语境论与相对主义,正是潜伏在我们思维深处的四大木马病毒。